V8 引擎的原理和编译、执行 JS 的具体步骤
Details
V8 引擎是 Google 开发的开源 JavaScript 引擎,主要用于 Chrome 浏览器和 Node.js。它通过将 JavaScript 代码编译为机器码来提高执行速度,并使用即时编译(JIT)技术来优化性能。以下是 V8 引擎的工作原理以及编译和执行 JavaScript 的具体步骤:
V8 引擎的原理
解析:
- V8 首先将 JavaScript 源代码解析为抽象语法树(AST)。解析过程包括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。
- 词法分析将源代码分解为标记(tokens),而语法分析则根据语言的语法规则构建 AST。
编译:
- V8 使用两种编译器:一个是解释器(Ignition),另一个是优化编译器(TurboFan)。
- 解释器: Ignition 将 AST 转换为字节码,字节码是一种中间表示形式,便于快速执行。
- 优化编译器: 当某段代码被频繁执行时,TurboFan 会对其进行优化,将字节码编译为高效的机器码,以提高执行速度。
执行:
- V8 执行字节码或机器码。执行过程中,V8 会管理内存和变量的作用域,处理函数调用和返回等操作。
垃圾回收:
- V8 使用垃圾回收机制来自动管理内存,定期清理不再使用的对象,减少内存泄漏的风险。
编译和执行 JS 的具体步骤
加载 JavaScript 文件:
- V8 加载 JavaScript 源代码文件。
解析源代码:
- V8 进行词法分析和语法分析,生成 AST。
生成字节码:
- V8 将 AST 转换为字节码,准备执行。
执行字节码:
- V8 通过解释器 Ignition 执行字节码,逐行执行代码。
监测热点代码:
- V8 监测执行频率,识别热点代码(即频繁执行的代码段)。
优化编译:
- 对热点代码进行优化,使用 TurboFan 将字节码编译为机器码。
执行机器码:
- V8 执行优化后的机器码,提供更高的执行效率。
垃圾回收:
- V8 定期进行垃圾回收,清理不再使用的对象,释放内存。
也没有了解过热点代码
Details
热点代码是指在程序执行过程中频繁被调用的代码段。V8引擎会优先优化这些代码,以提高整体性能。
- 热点代码通常是性能瓶颈,优化这些代码可以显著提高应用的响应速度。
- V8引擎会监测代码的执行频率,并对热点代码进行优化处理。
- 通过即时编译,V8能够在运行时对热点代码进行优化,提升执行效率。
WebKit、JSCore 与渲染引擎原理
Details
WebKit
- 定义: WebKit 是一个开源的网页浏览器引擎,最初由苹果公司开发,广泛用于 Safari 浏览器和 iOS 的 WebView 组件。
- 组成: WebKit 包含多个组件,其中最重要的是渲染引擎(负责将 HTML、CSS 和 JavaScript 转换为可视化的网页)和 JavaScript 引擎(负责执行 JavaScript 代码)。
- 功能:
- 解析 HTML 和 CSS,构建 DOM(文档对象模型)和 CSSOM(CSS 对象模型)。
- 处理 JavaScript 代码的执行,更新 DOM 和 CSSOM。
- 渲染页面并处理用户交互。
JSCore
- 定义: JSCore 是 WebKit 中的 JavaScript 引擎,负责执行 JavaScript 代码。
- 功能:
- 解析和编译 JavaScript 代码,将其转换为可执行的机器代码。
- 提供执行上下文,管理变量作用域和闭包。
- 处理事件循环和异步操作,确保 JavaScript 代码的非阻塞执行。
- 优化: JSCore 采用了多种优化技术,如即时编译(JIT)和垃圾回收,以提高执行效率和内存管理。
渲染引擎原理
- 工作流程:
- 解析: 渲染引擎首先解析 HTML 文档,构建 DOM 树。然后解析 CSS,构建 CSSOM。
- 渲染树: 将 DOM 和 CSSOM 合并,生成渲染树,表示页面的可视化结构。
- 布局: 计算每个节点的几何信息(位置和大小),确定如何在屏幕上呈现。
- 绘制: 将渲染树中的节点绘制到屏幕上,生成最终的视觉效果。
- 重绘和重排: 当 DOM 或 CSSOM 发生变化时,渲染引擎会进行重绘(更新视觉效果)和重排(重新计算布局)。
- 工作流程:
WebKit 是一个综合性的浏览器引擎,包含 JSCore 作为其 JavaScript 执行引擎。渲染引擎负责将网页内容解析、布局和绘制到屏幕上。理解这些组件的工作原理有助于开发高效的 Web 应用和优化用户体验。
浏览器的架构
Details
浏览器的架构通常可以分为多个主要组件,每个组件负责不同的功能。以下是浏览器架构的主要组成部分:
用户界面:
- 用户界面是用户与浏览器交互的部分,包括地址栏、书签、菜单、标签页等。用户通过这些界面元素输入 URL、导航网页和管理书签。
浏览器引擎:
- 浏览器引擎负责将用户的请求传递给渲染引擎,并处理渲染引擎返回的内容。它充当用户界面和渲染引擎之间的桥梁。
渲染引擎:
- 渲染引擎负责解析 HTML、CSS 和 JavaScript,构建 DOM 树和 CSSOM 树,生成渲染树,并进行布局和绘制。常见的渲染引擎包括 WebKit(Safari)、Blink(Chrome)和 Gecko(Firefox)。
JavaScript 引擎:
- JavaScript 引擎负责执行 JavaScript 代码。它将 JavaScript 代码解析并编译为机器码,以提高执行速度。常见的 JavaScript 引擎包括 V8(Chrome 和 Node.js)、SpiderMonkey(Firefox)和 JavaScriptCore(Safari)。
网络模块:
- 网络模块负责处理网络请求和响应,包括 DNS 解析、TCP 连接、HTTP 请求和响应等。它管理与服务器的通信,确保数据的传输。
数据存储:
- 数据存储模块负责管理浏览器的本地存储,包括 cookies、localStorage、sessionStorage 和 IndexedDB。它允许网页在用户的设备上存储数据,以便在后续访问中使用。
安全模块:
- 安全模块负责处理浏览器的安全性,包括跨域限制、内容安全策略(CSP)、HTTPS 加密等。它确保用户的数据和隐私得到保护,防止恶意攻击。
插件和扩展:
- 浏览器支持插件和扩展,允许用户自定义浏览器的功能和外观。插件和扩展可以增强浏览器的功能,如广告拦截、密码管理等。
- 浏览器的架构由多个组件组成,包括用户界面、浏览器引擎、渲染引擎、JavaScript 引擎、网络模块、数据存储、安全模块以及插件和扩展。每个组件在浏览器的整体功能中扮演着重要角色,协同工作以提供良好的用户体验。
浏览器进程都有哪些,各个特点是什么
Details
浏览器通常会使用多进程架构来提高性能和安全性。以下是浏览器进程的主要类型及其特点:
主进程:
- 特点:
- 主进程是浏览器的核心进程,负责管理用户界面、浏览器窗口、标签页和其他全局功能。
- 处理用户输入、菜单、地址栏、书签等操作。
- 负责与渲染进程、网络进程和其他子进程的通信。
- 特点:
渲染进程:
- 特点:
- 每个标签页通常会有一个独立的渲染进程,负责解析 HTML、CSS 和 JavaScript,构建 DOM 和 CSSOM,生成渲染树,并进行布局和绘制。
- 渲染进程是相互隔离的,确保一个标签页的崩溃不会影响其他标签页的运行。
- 处理页面的 JavaScript 执行和事件处理。
- 特点:
网络进程:
- 特点:
- 网络进程负责处理所有的网络请求,包括 DNS 解析、HTTP 请求和响应等。
- 负责管理与服务器的通信,确保数据的传输。
- 通过将网络操作与渲染进程分离,提高了安全性和性能。
- 特点:
GPU 进程:
- 特点:
- GPU 进程负责处理图形渲染和加速,特别是在处理复杂的动画和视觉效果时。
- 将图形处理任务从主进程和渲染进程中分离,减轻 CPU 的负担,提高渲染性能。
- 通过使用 GPU 加速,提升页面的流畅度和响应速度。
- 特点:
扩展进程:
- 特点:
- 每个浏览器扩展通常会在独立的进程中运行,以确保扩展的安全性和稳定性。
- 扩展进程与主进程和渲染进程之间进行通信,允许扩展访问浏览器的功能和数据。
- 特点:
- 浏览器的多进程架构包括主进程、渲染进程、网络进程、GPU 进程和扩展进程。每个进程负责不同的功能,确保浏览器的性能、安全性和稳定性。通过将不同的任务分配给独立的进程,浏览器能够更好地管理资源,提高用户体验。
聊一下浏览器事件循环与队列
Details
用户从输入 URL 到页面加载完毕都经历了哪些步骤?
Details
用户从输入 URL 到页面加载完毕的过程涉及多个步骤,主要包括以下几个阶段:
URL 输入:
- 用户在浏览器的地址栏中输入 URL,并按下回车键。
DNS 解析:
- 浏览器向 DNS(域名系统)服务器发送请求,将域名解析为对应的 IP 地址。这个过程可能涉及多个 DNS 服务器的查询。
建立 TCP 连接:
- 一旦获得 IP 地址,浏览器与目标服务器建立 TCP 连接。对于 HTTPS 请求,还会进行 TLS 握手以建立安全连接。
发送 HTTP 请求:
- TCP 连接建立后,浏览器向服务器发送 HTTP 请求,请求特定的资源(如 HTML 页面、图片、CSS 文件等)。
服务器处理请求:
- 服务器接收到请求后,处理请求并生成响应。这个过程可能涉及数据库查询、业务逻辑处理等。
返回 HTTP 响应:
- 服务器将处理结果(如 HTML 文档)作为 HTTP 响应返回给浏览器。
浏览器接收响应:
- 浏览器接收到服务器的响应后,开始解析和处理响应内容。
解析 HTML:
- 浏览器解析 HTML 文档,构建 DOM(文档对象模型)树。
解析 CSS:
- 浏览器解析 CSS 文件,构建 CSSOM(CSS 对象模型)树。
构建渲染树:
- 将 DOM 和 CSSOM 合并,生成渲染树,表示页面的可视化结构。
布局计算:
- 计算每个节点的几何信息(位置和大小),确定如何在屏幕上呈现。
绘制:
- 将渲染树中的节点绘制到屏幕上,生成最终的视觉效果。
执行 JavaScript:
- 如果页面中包含 JavaScript,浏览器会执行这些脚本,可能会修改 DOM 或 CSSOM,导致重绘或重排。
页面加载完毕:
- 当所有资源(如图片、样式表、脚本等)都加载完成,浏览器会触发
load事件,表示页面加载完毕。
- 当所有资源(如图片、样式表、脚本等)都加载完成,浏览器会触发
- 用户从输入 URL 到页面加载完毕的过程涉及 DNS 解析、TCP 连接建立、HTTP 请求和响应、HTML 和 CSS 解析、渲染树构建、布局计算、绘制以及 JavaScript 执行等多个步骤。
浏览器渲染页面 Layout 分为几层,各个特点是什么?
Details
浏览器渲染页面的过程通常可以分为以下几个主要层次,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特点和功能:
HTML 解析层:
- 特点:
- 浏览器首先解析 HTML 文档,构建 DOM(文档对象模型)树。
- DOM 树是一个表示文档结构的树形结构,节点对应于 HTML 元素。
- 解析过程中,浏览器会处理标签、属性和文本内容。
- 特点:
CSS 解析层:
- 特点:
- 浏览器解析 CSS 文件,构建 CSSOM(CSS 对象模型)树。
- CSSOM 树表示样式信息,节点对应于 CSS 规则。
- 解析过程中,浏览器会处理选择器、属性和样式值。
- 特点:
渲染树构建层:
- 特点:
- 将 DOM 树和 CSSOM 树合并,生成渲染树。
- 渲染树只包含可见的元素,排除那些
display: none的元素。 - 每个节点包含了元素的样式信息,准备进行布局计算。
- 特点:
布局层 (Layout):
- 特点:
- 计算每个节点的几何信息(位置和大小),确定如何在屏幕上呈现。
- 这个过程也称为“重排”(Reflow),涉及到元素的尺寸、位置和相对关系。
- 布局计算是一个重要的性能开销,尤其是在页面结构复杂时。
- 特点:
绘制层 (Painting):
- 特点:
- 将渲染树中的节点绘制到屏幕上,生成最终的视觉效果。
- 这个过程涉及到颜色、文本、图像等的绘制。
- 绘制操作通常是分层进行的,浏览器会将不同的层合成最终的图像。
- 特点:
合成层 (Compositing):
- 特点:
- 在现代浏览器中,绘制的内容可能会被分成多个层(如动画、视频等)。
- 合成层负责将这些层合并成最终的图像,提升性能和流畅度。
- 合成可以在 GPU 上进行,减少 CPU 的负担,提高渲染效率。
- 特点:
- 浏览器渲染页面的过程分为多个层次,包括 HTML 解析层、CSS 解析层、渲染树构建层、布局层、绘制层和合成层。每一层都有其独特的功能和特点,理解这些层次有助于优化网页性能和用户体验。
页面布局中哪些操作会脱离文档流?
Details
在网页布局中,某些 CSS 属性和操作会导致元素脱离文档流,从而影响其他元素的布局。以下是一些常见的会导致元素脱离文档流的操作:
使用
position属性:- 绝对定位 (
position: absolute):- 元素相对于最近的定位祖先(即
position不为static的父元素)进行定位,脱离文档流,不占据空间。
- 元素相对于最近的定位祖先(即
- 固定定位 (
position: fixed):- 元素相对于视口进行定位,脱离文档流,始终固定在指定位置。
- 粘性定位 (
position: sticky):- 元素在特定的滚动位置时变为固定定位,脱离文档流,但在其容器中仍然占据空间。
- 绝对定位 (
使用
float属性:- 当元素使用
float属性(如float: left或float: right)时,它会脱离文档流,其他元素会围绕它进行布局。浮动元素不再占据正常的文档流位置。
- 当元素使用
使用
display属性:display: none:- 元素完全从文档流中移除,不占据空间。
display: flex或display: grid:- 这些布局模型会改变子元素的布局方式,但不会使元素脱离文档流,除非结合其他属性使用。
使用
overflow属性:- 当设置
overflow: hidden、overflow: scroll或overflow: auto时,可能会影响元素的布局,尤其是在处理浮动或绝对定位的子元素时。
- 当设置
使用
margin属性:- 负外边距 (
margin):- 使用负外边距可能会导致元素重叠或脱离正常的文档流,影响周围元素的布局。
- 负外边距 (
- 在页面布局中,使用绝对定位、固定定位、浮动、
display: none、负外边距等操作会导致元素脱离文档流。这些操作会影响其他元素的布局和排列,因此在使用时需要谨慎考虑其对整体布局的影响。
transform 设置成 3D 和 flex、grid 布局是否会脱离文档流?
Details
在 CSS 中,使用 transform 设置为 3D 变换和使用 flex 或 grid 布局���元素的行为如下:
transform 设置为 3D:
- 当你对一个元素应用
transform: translate3d(...)或其他 3D 变换时,该元素会脱离文档流。虽然它仍然占据空间,但其位置和布局会受到变换的影响。 - 变换后的元素不会影响其他元素的布局,其他元素会按照正常的文档流进行排列。
- 当你对一个元素应用
flex 布局:
- 使用
display: flex的元素不会脱离文档流。相反,flex 容器会影响其子元素的布局方式。 - Flex 子元素会根据 flex 属性(如
flex-grow、flex-shrink和flex-basis)进行排列和调整,但它们仍然占据文档流中的空间。
- 使用
grid 布局:
- 使用
display: grid的元素同样不会脱离文档流。Grid 容器会影响其子元素的布局,允许在网格中进行排列。 - Grid 子元素会根据网格定义的行和列进行布局,仍然占据文档流中的空间。
- 使用
- transform 3D: 会影响元素的视觉呈现,但不会改变其在文档流中的占位。
- flex 布局: 不会脱离文档流,flex 容器和其子元素会根据 flex 属性进行布局。
- grid 布局: 同样不会脱离文档流,grid 容器和其子元素会根据网格定义进行布局。
浏览器为什么要有跨域限制,跨域限制的原理是什么
Details
浏览器的跨域限制是出于安全考虑,主要是为了防止恶意网站对用户数据的访问和操作。以下是跨域限制的原因和原理:
跨域限制的原因
安全性:
- 跨域限制可以防止恶意网站通过 JavaScript 访问用户在其他网站上的敏感信息(如 cookies、localStorage、sessionStorage 等)。如果没有跨域限制,攻击者可以轻易地窃取用户的身份信息、个人数据等。
防止 CSRF 攻击:
- 跨站请求伪造(CSRF)是一种攻击方式,攻击者诱导用户在已登录的情况下向另一个网站发送请求。跨域限制可以有效防止此类攻击,确保请求的合法性。
数据隐私:
- 用户在不同网站之间的隐私数据需要得到保护,跨域限制确保了数据不会被未经授权的第三方访问。
跨域限制的原理
同源策略:
浏览器实现跨域限制的主要机制是同源策略(Same-Origin Policy)。同源策略规定,只有当两个 URL 的协议、域名和端口完全相同(即同源)时,才能共享数据和资源。
例如,
http://example.com和http://example.com:8080是不同源的,而http://example.com和https://example.com也是不同源的。跨域资源共享(CORS):
为了允许安全的跨域请求,浏览器引入了跨域资源共享(CORS)机制。CORS 允许服务器通过设置特定的 HTTP 头(如
Access-Control-Allow-Origin)来指定哪些源可以访问其资源。通过 CORS,服务器可以灵活地控制跨域请求的权限,允许特定的域名访问其资源。
JSONP:
在 CORS 出现之前,JSONP(JSON with Padding)是一种常用的跨域解决方案。通过动态创建
<script>标签,利用浏览器允许跨域加载脚本的特性,来实现跨域数据请求。但 JSONP 只支持 GET 请求,且存在安全隐患。
- 浏览器的跨域限制是为了保护用户数据和隐私,防止恶意攻击。通过同源策略和 CORS 机制,浏览器能够有效地控制跨域请求,确保数据的安全性和合法性。
同源策略
同源(域名、协议、端口号) localStorage 会通用吗?如何隔离
Details
同源下localStorage是会通用的
隔离的方式
- 添加 key 前缀
javascript// 在 www.abc.com 中存储数据 localStorage.setItem('user:key', 'value'); // 用户相关数据 localStorage.setItem('admin:key', 'adminValue'); // 管理员相关数据